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 首页 | 谜坛 | 灯谜 | 谜话 | 文献 | 图照 |
一场变了味的所谓“大论战”
发表日期:2006-10-17 19:31:54
 [编者:“别解”之争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本来是正常的谜艺探讨,不足为怪。1992年劳动节南通灯谜艺术节上,郑抒先生抛出言辞激烈的《当代谜学理论的重要论战》(后刊发于《文虎摘锦》33期)一文,谜界反响强烈,后来引发了一场充满火药味的所谓“大论战”,双方剑拔弩张,令人诧异。细心的谜友会发现,当时其中一个著名的论点“别解方成谜”的提出者,沪上谜坛宿将苏纳戈先生却在这场“论战”中保持沉默,个中有何隐情?日前,我们采访了苏纳戈……]

问:苏老师,我们记得“别解方成谜”这个论点是您提出的,当时使我们初学灯谜者很受教益。但不知后来为何演变成一场所谓的“大论战”?
答:是的。《别解方成谜》是我于1978年10月在上海黄浦区工人文化宫编印的谜刊《灯谜》(《浦东谜刊》的前身)第2期上发表的一篇谈灯谜基本特征的文章。其主要是针对“词语注释类灯谜”的弊病提出批评,呼吁刚刚复苏的谜坛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还灯谜的传统特色和创作方法。
当时,我和温州柯国臻先生交往甚密,谈谜很是投机。1978年他在温州创办《鹿城谜苑》,我和胞兄苏才果在上海创办《灯谜》(后更改为《浦东谜刊》)和《黄浦谜苑》,共同为复苏灯谜,振兴谜坛而遥相呼应,携手共进。故我同时将《别解方成谜》一文复印了一份寄给柯国臻先生,请他指教,他很赞同此论,并稍作修改,将该文分成《别解方成谜》和《谜面也可别解》两篇文章分别刊登在《鹿城谜苑》(油印本)第2期、第3期上,从而引发了林艺先生、徐鸿基先生的不同看法。我接着又在《鹿城谜苑》第5期上发表《别解是制谜的原则》和徐、林二位进行商榷,随后在《鹿城谜苑》上接连刊载了马啸天先生、郑百川(关耳)先生赞同我观点的文章,也发表了洪流先生等人不同意我观点的文章,直至《鹿城谜苑》停刊。
而后,在各地谜刊上陆陆续续刊登了一些有关“别解”的不同见解的文章。由于大家理解的角度不同,看法、观点也就不同,这本是正常的现象,谜友间能产生共识当然很好,持保留或反对态度也很正常,我认为谈不上是什么“大论战”。

问:以后,郑抒先生和柯国臻先生二人争论激烈,而您却为何保持沉默呢?
答:我与柯国臻先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相识,交往数十年,深知他的脾气。此君不能与他意见相左,更不能和他发生争辩,否则你就会惹祸上身。多年来,谜界不少同好都领教过他的“偏激”文字的味道,尖刻、讽刺、诡辩、强辩,直至抛出“文革”式的大批判文章。我为避其锋芒,故而保持了静观其变的沉默态度。

问:1992年,他在《文虎摘锦》上发表的那篇《驳〈再论〉者言》,虽是针对郑抒先生,却也提到了您,且与事实不符,那您却为何仍不争辩呢?
答:是的。这篇就是我上面所提到的“文革”式大批判文章,他已失去理智地在骂人,我怎好再去和他争辩呢?再后来,获悉柯先生已身患中风,瘫痪在床,且不能言语,不能提笔,不免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我就更不忍心再去刺激他了。

问:关于“别解”,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呢?
答:其实,谜必须有别解,否则不足云谜。此论古已有之,并非是我新发现,我只不过是将其归纳为“别解方成谜”这句话而已。此观点和提法,同意与否,悉听君便,即便争论,也不求统一,也不可能统一。但令人不解的是某些谜人却说什么“提倡别解之说甚嚣谜坛”,“扯下别解的华丽外衣”,“对制谜的思想引导十分有害”,“自取灭亡的必由之路”等等,这种语气显然不是在探讨谜艺,那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问:那您对柯国臻先生如何评价?
答:柯国臻先生虽有缺点和错误,但他仍不愧是当代谜坛的一位杰出的灯谜大师。他对中华谜坛作出了很大贡献。

 (原载2005年6月上海《於菟》19期)
阅读次数:3751
“华”字入谜话别解
“令”字入谜话别解
不枝不蔓花明明
转:三谈词汇谜的增损离合
“济”字入谜话别解
转:【宽庐灯语】说说家乡揭阳
“活”字入谜话别解
“期”字入谜话别解
《繁花》灯谜会
“曲”字入谜话别解
龙年说“龙谜”(附图)
“花”字入谜话别解
“号”字入谜话别解
“虎”字入谜话别解
《陈天尺全集》中的谜话
“行”字入谜话别解
写在夺冠两年之后
“清”字入谜话别解
“周”字入谜话别解
“光”字入谜话别解

海上谜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2 SH-DENGM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7037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