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人喜得百回聚 |
发表日期:2014-10-08 09:22:18 |
江更生
先前,笔者曾写过一篇《谜人雅集娱茶楼》,倏忽间已有八年之久了。一群痴迷灯谜的上海人,每月小聚一次,席间彼此出示谜作,互相猜射,猜毕品评。利用品茶尝酒之际,相聚商灯猜谜的形式,在上海是有传统的。昔日上海的“萍社”、“大中虎社”、“斑斓社”、“虎会”等谜坛前辈们都曾悬谜于茶酒飘香之所。
上海的灯谜,历来追求“知趣”二字。知,是说谜中应孕含文化知识;趣,是强调灯谜得有趣。因而,每次“雅集”所悬之谜,倘若既无“知识点”,又无趣味性者,则属汰删之列,并将“雅集”成绩披露于“上海灯谜网”(又名“海上谜谭”),以求教于同好。
由于谜人们坚持和用心,百回“雅集”创作了数以千计的“海派灯谜”。这些灯谜以“会意”扣合居多,谜面喜欢自撰文句,且具有时代气息。主张“三新”(谜面新、谜底新、手法新)。例如:“肃清巨贪,不设禁区”,打《水浒传》诨号二。谜底为“打虎将、没遮拦”。此谜妙在谜底顿读中:须作“打虎/将没遮拦”扣面。又如:“召之即来”打音乐名词“呼麦”与“有为才能夺第一”打新闻热词“南海争端”。虽是采取谜面别解的“剑走偏锋”手法,但藏掖无迹,颇耐人寻味。前者的“来”别解为古汉语中小麦的别称(大麦叫“牟”),后者的“有为”别解为晚清“戊戌变法”的主角之一康有为的名字,他是广东南海人,世称“康南海”;“端”则别解为首端,故与“第一”相扣。还有如用“谁人堪称‘超级丹’”打汉乐府曲名《羽林郎》,谜底别解为“羽坛上林丹这小伙子”之意,以现代体育明星昵称扣合古典文学,时空远隔,相映成趣。即便撷用诗词成句,也多采耳熟能详的,如用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打韩剧中人物昵称“都叫兽”及《水浒传》中宋公明在浔阳楼题的反诗诗句:“敢笑黄巢不丈夫”打围棋名将“江惟杰”(注:别解作“惟有宋江才是豪杰”)等。至于诙谐幽默的就更多了,例如“乐观面对债务”打人体生理现象“哈欠”、“以设计程序谋生”打三字口语“吃软饭”(注:软,软件)、“事无巨细一把抓”打网络称谓“微博控”等,无不让人猜后莞尔。
当然,那些含有知识点的灯谜,就更引人入胜了,如“娱”打电商名“苏泊尔”。谜面视作“吴”停靠着“女”,吴是苏州的简称,“女”古汉语中通第二人称“汝”,与“尔”同义,“泊”作抱合字“停靠”解,故扣。又如“玉茗堂某仆”打当代学者“汤一介”(注:汤显祖,署斋号“玉茗堂”;介,古汉语中作仆人解)。再如“王羲之拜师学字”卷帘格,打电视剧《卫子夫》(注:按格法,须逆读作“夫子/卫”,夫子,作老师解;卫,晋代书法家卫铄,王的老师)等,都能给人以启迪。
在此,笔者祝愿执著地热爱传统民俗文化的上海谜人,创制出更多有趣的海派灯谜来,自娱复娱人。
(以上原载2014年10月4日《新民晚报》)
来源:http://xinmin.news365.com.cn/ygb/201410/t20141004_1335919.html |
阅读次数:499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