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 首页 | 谜坛 | 灯谜 | 谜话 | 文献 | 图照 |
成句谜面的增、损、变动
发表日期:2006-12-02 21:00:45
张文元

袁先寿先生和修荣兄关于“成句谜”的两篇文章,已把成句谜的利弊分析的十分透彻,不容我多加赘述。我对袁先生的文章中最后谈及孙笃山的一段话很有感触。“谜面宜增损成语(即成句),以求合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了使谜底与谜面扣合得贴切,不妨把谜面的成句略作变动,而这种变动有加字、减字以及改动字等方法。只要变得好,同样是佳作。

其实,在众多谜友的作品中,经常有这种情况,在选用成句作谜面时,不得已将原成句作了变动;变动成句的原因很多,我仔细分析后,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为了避免“露面”。“露面”是制作灯谜的大忌,即谜底的字不能在谜面里出现,否则就叫做“露面”。有时候有了一个好谜底,并给它配一句成句作谜面,扣合也不错,但是细究其中,有一个字“露面”了,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合适的成句,弃之可惜,只能在谜面上动“手术”了。例如:用杜甫《古柏行》的诗句“扶持自是神明力”猜五字俗语“左右不是人”,因为“是”字露面了,作者就把谜面改成“扶持自有神明力”。这是“改字”法。这种情况在变动成句谜面的例子中属于多数。再例如:谜面是“衙门八字开,无钱莫进来”,(上楼格)猜教育用语“重理轻文”。这条谜的谜面很明显,故意少了“有理”两个字,作者是为了避免“理”字露面。这是“减字”法。这两种方法也让猜谜的人多了一条猜射的线索。往往谜面上故意漏掉或者改掉的字,恰恰就隐藏在谜底之中。

第二类是为了避免谜面“抛荒”。修荣兄也在文章中谈到,“运用成句挂面,底面相切务必避免谜面有闲字。”这些闲字(词)就是谜人所说的“抛荒”。而“谜面无闲字”也是制谜时须遵从的游戏规则之一。我见过一条灯谜,以“相见不相识”猜戏曲人物“张生”,这条灯谜的谜面是从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诗句“儿童相见不相识”中截取而成,究其原因,如用全句为面,“儿童”两字“抛荒”了。同样的例子还有以“旧时王谢”猜店招“老大房”,谜面截取了唐代刘禹锡《乌衣巷》诗句的前半句,原句为“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以整句为面,岂非大大的“抛荒”了,作者为了“老大房”这个谜底而把名句腰斩了。以上两例均为“减字”法。

第三类则是作者需要反其意而用之。古人在诗、文、词、曲中也常常运用这种手法,制灯谜虽为小道,但也讲究此类手法。例如:当我看到东方电视台推出“可凡倾听”的栏目时,觉得这是个好谜材,欲寻一句成句做谜面。我想到唐诗中的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但是如用此句为谜面,谜底别解后和谜面所表达的意思截然相反,就想在谜面上做文章了。首先我用“谁说此曲只应天上有”的反问句做谜面,谜底正好回答了谜面提出的问题,解释为“可以在凡间倾听“。这是“加字”法。后来又考虑把谜面改变成“此曲不单天上有”猜东视栏目“可凡倾听”,这又是“改字”法了。这条谜得到已故谜家陈振鹏先生的首肯,被选登在《新民晚报》的“今宵灯谜”上。

以上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我并不是提倡大家都来变动成句,但因为需要变动谜面成句的原因很多,我想到了这些,或许还有遗漏,恳请同好相告。最后,我认为即便是不得已需要变动成句,也必须注意要保持原成句的文采;对于诗、词、曲中的关键字,更须讲究平仄,否则就难免会贻笑大方了。
阅读次数:3766
“令”字入谜话别解
不枝不蔓花明明
转:三谈词汇谜的增损离合
“济”字入谜话别解
转:【宽庐灯语】说说家乡揭阳
“活”字入谜话别解
“期”字入谜话别解
《繁花》灯谜会
“曲”字入谜话别解
龙年说“龙谜”(附图)
“花”字入谜话别解
“号”字入谜话别解
“虎”字入谜话别解
《陈天尺全集》中的谜话
“行”字入谜话别解
写在夺冠两年之后
“清”字入谜话别解
“周”字入谜话别解
“光”字入谜话别解
“关”字入谜话别解

海上谜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2 SH-DENGM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7037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