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 首页 | 谜坛 | 灯谜 | 谜话 | 文献 | 图照 |
熟谙别称能破谜(下)
发表日期:2017-12-02 18:22:48
 江更生



有时候,一些灯谜作者故意避开人们习知的别称,弃熟就生,用冷门的异名制成灯谜,虽说难了一点,但因内中含有知识元素,可以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所以很受猜谜群众欢迎。

例如有人以唐代杜牧《江南春》诗中的名句“水村山郭酒旗风”为谜面,打成语一句,谜底为“望子成龙”。谜底中的“望子”本义为“盼望儿子”,现别解为古代酒家招揽吃客的赫然写有“酒”字的广告旗,即酒旗的别名,古称这类广告布旗为“望子”,酒旗也叫“酒望子”,整个谜底应别解为“迎风招展的酒家‘望子’如游龙一般”,其景如绘,颇具“空灵”之妙。

还有人用“馄饨馅儿”为面,卷帘格,打外国地名一。此谜的关键词为“馄饨”,必须知悉其别称方可破谜,经探查得知有以下别名:扁食、云吞、饆饠、毕罗,等等。馅儿是放在皮子内的,在众多别名中惟“毕罗”似与外国地名译文有关,据此顺藤摸瓜,谜底遂渐见端倪,当为“内罗毕”,按格法,逆读作“毕罗内”,正好别解为“馄饨内里之物”,恰与面意吻合。更有人以“温泉邮票”为谜面,去打房屋装潢用物名“热水龙头”。盖因民间称邮票为“龙头”,由于清季我国的邮票多以龙为图案,故得此别称,“热水”则扣“温泉”。邮票还有“方寸之物”的雅称,于是慧心的撰谜人就以此别称入谜,以“邮票颠三倒四”打四字成语“方寸已乱”,可谓“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有的时候,一条灯谜里会出现多个本名别称互扣的情况,不必犯愁,将一些关键词拈出,逐个以异称或本名予以相扣,从中叩开谜底大门。请看下面两个例子:1、显贵的名片与信札(打水产一);2、书函尽写中药方(卷帘格,打菜肴一)。第一条谜例,关键的物品为“名片”和“信札”,先找出它们的别称,古代称名片为“名刺”(简称“刺”),而信札有“鱼书”之别名,可以“鱼”简称。“显贵”作“显得昂贵解”,可扣“昂”,这么一解,谜底昭然若揭,为“昂刺鱼”。第二条谜例中也有两个关键物名,即“书函”与“中药方”,如上所述,书函可别称“鱼”,中药方,旧称“汤头歌诀”,简称“汤头”。明乎此,则可忖度出“鱼、汤头”三字,再按格法逆读成“鱼头汤”,便是谜底。

甚至还有人干脆用起方言词来,例如以“章府”为谜面,打文化场所“图书馆”。在吴方言里,印章又叫“图书”,以此相扣还蛮有乡土风味呢。

由此看来,我们应该遵循孔老夫子的教诲:“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平时多浏览名物图书,扩大知识面,有意识地储存些物名别称异名,即使对于涉猎谜场,弯弓射谜而言,也是大有好处的。
 (以上原刊于《咬文嚼字》2017年第12期)
阅读次数:4040
灯谜赏析
我和上海的灯谜故事
“‘两个文明’一起抓”谜作评析二则(孟凡祥、陈春祥)
“感”字入谜话别解
闲话“蛇谜”(附图)
“临”字入谜话别解
“利”字入谜话别解
素无人知的天津“藏拙谜社”
“机”字入谜话别解
陈政谜作评析一则
“春”字入谜话别解
“朝”字入谜话别解
杨基平先生评析刘茂业谜作
“程”字入谜话别解
“息”字入谜话别解
南翔记忆
“才”字入谜话别解
南翔赛外
第五届南翔杯自荐佳谜评析之七
第五届南翔杯自荐佳谜评析之六

海上谜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2 SH-DENGM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7037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