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晨报专访陶宽汝——文虎名士隐居普善,执“谜”不悔六十载 |
发表日期:2018-03-12 08:54:28 |
宽阔大气、横贯南北的共和新路西侧是大统路。白天,这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它与芷江西路、中华新路、普善路围成0.08平方公里的普善居民区。从大统路拐进越秀苑商品房小区,道路蜿蜒,林荫幽静,这里隔绝了马路的喧嚣,闹中取静、藏龙卧虎,全国著名谜家、文虎名士、益智游戏专家陶宽汝老先生就大隐隐于此。
在本报副刊发出征稿启事后不久,就收到了陶宽汝先生的稿件,有灯谜和益智游戏共十余篇,最让人感动的是,陶宽汝来稿作品都是围绕“2018”和“社区晨报”创编的,看得出这是经过老先生精心设计,巧妙生动,趣意盎然。今年,陶宽汝先生从谜正值六十载,本报记者近日对他进行了专访。
创作灯谜三万余则
陶宽汝出生于浙江平湖,今年78岁,退休前是高级教师,现为上海市职工灯谜协会顾问,曾主编《上海谜苑》等。早年,陶宽汝的祖父在南市区文化馆茶社里当志愿者,茶社里经常有上海谜界前辈屠心观、周浊等光顾,高中时代的他热心灯谜活动,由此拜识这些谜界前辈。1957年,他与江更生、朱育珉等高中校友组建上海三好中学灯谜组,1959年创建上海市南市区文化馆灯谜研究组。自1958年在第12期《游艺》杂志上发表第一则谜作起,截至去年12月18日,陶宽汝已在《新民晚报》、《文汇报》、《智力》等一百多种书、报、杂志上刊登谜文、谜作、益智游戏、儿童诗歌等共计3615次。他还编著了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少儿智能训练》,合编出版了《动物谜语》《猜谜语》等。1984年春,盛况空前的上海 “春申谜会”系主要组织者之一。他还先后参加了“全国九城市灯谜会猜”、“金陵灯谜理论研讨会”、“双星杯全国灯谜邀请赛”以及“黄鹤谜会”、“卧龙谜会“、“姑苏谜会”、”牧野谜会”等等全国性谜事活动并获奖。2016年5月,他创作的谜语:“二0一六(猜传统智力玩具)谜底:九连环”(2+1+6=9,0形如圆环),在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谜语大会》(第三季)节目举力的谜语征集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他还在兰州晚报举办的有奖灯谜竞赛中荣获特等奖。
虽然陶宽汝在上海乃至全国谜坛星辉熠熠,但是他的从谜履历在社区里鲜为人知。记者采访时,他正戴着眼镜,端坐在电脑前录入早年的谜作。陶宽汝介绍,早年的谜作都是写在纸上的,不方便保存,但因舍不得扔掉,现在家中书柜、电视柜、衣柜都塞满了,收拾屋子成了难题。于是,陶宽汝学着使用电脑,着手将早期谜作录入电脑。
聊天下来,陶宽汝给人的感觉与邻家爷爷并无不同,慈眉善目,话语略少,提起过去在谜坛取得的成绩,他摆手道,“就是喜欢!都过去了,没什么可说的。”
随身带本子记录灵感
在记者看来,不论是出谜题还是猜谜底,都是一件极其“烧脑”的事。然而,对于热爱灯谜的陶宽汝来说,却是其乐无穷。他有一个习惯,人走到哪里,灯谜小本本就随身携带到哪里。每当看电视、听广播、阅书报、逛商场、乘公交……他随时随地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有用谜材拟成的谜作记录下来,遇到自认为好的谜材而一时配不出满意谜面的,也登记在册,以便日后进一步推敲。一次,陶宽汝行走在福州路上,突然前方响起了铃声,一位保安提醒道,“当心,前面有车”,瞬间他抬头一望,只见迎面霓虹灯上四个大字:有车出库。原来前面是某商厦的地下停车库的出口。他猛然想到:“广”添上车不就是“库”字吗?于是他停下脚步,取出小本本,当场把“广(打四字门卫警示语)有车出库”记录下来。还有一次,在芷江西路看到某商场专售中装,突然想到“衷”可打服饰名“中装上衣”(“中”装上“衣”,即为“衷”字)。这些都是陶宽汝在生活中信手拈来的灯谜,颇有生活情趣。
陶宽汝家中订阅了很多报纸。每天清晨5时,他就会在床头阅读报纸,很多谜作就是在这时拟出来的。他平时比较关注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针对社会陋习、反腐倡廉,他先后制作了一批灯谜,如社会上一些人乱穿马路的现象,他就制了一条:“文明行路”打文具“两脚规”(两只脚行走,要注意行为规范);反腐倡廉之歌(打文艺形式),谜底:清唱。他还喜欢以谜会友,出谜面通过微信发给亲朋好友以及当年的学生,让大家猜射,以此送去问候,联络情感。
来自陶先生的“谜之问候”
春节前,记者收到了陶先生的“谜之问候”:二人牵手是知音,乞求添上一横眉,恋人无心又相随,令人落下两点泪,呆子也要人来陪,千里姻缘一线牵,射去一寸无牵挂,休想再生一枝节(猜八个字)。他问道,“你猜出来没?猜出来了我的关怀就送到了!”见记者答不上来,只好告知谜底:天气变冷,保重身体。
说起对灯谜的传承和发扬,陶宽汝先生表示,“灯谜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我主张内容应力求贴近生活,健康向上,雅俗共赏,有时代感,这才有利于灯谜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普及大众,千万不要沦为少数谜人手中的玩物,孤芳自赏。”
社区晨报记者 张翠玲 |
阅读次数:323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