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杯”灯谜邀请赛有感 |
发表日期:2019-10-28 10:11:47 |
孙辰阳
刚刚落幕的“南翔杯”长三角灯谜邀请赛着实让我度过了疲惫的一天,回到家后就想倒头大睡。但当整个比赛过程的点点滴滴在脑中浮现时,却发现自己“夜不能寐”:身体上的疲劳终究难以战胜内心的激动,迫切希望用文字来分享这段难忘的参赛之旅。
在上海职工灯谜协会会长刘茂业老师邀请我代表上海队出征之后,我焦虑了很久,毕竟此前从未在灯谜大赛这样隆重的舞台上亮过相。于我而言最熟悉的舞台莫过于南翔古猗园的新春灯谜擂台赛——那里是我与上海职工灯谜协会的各位前辈、老师相识的地方,也是我一度施展自我的“小天地”。也许正是擂台赛上较为出色的表现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才让我真切体会到此次出征于我而言的厚重感——一种被寄予希望的感觉。
到了大赛现场压力反而逐渐被释放。看到精心布置的会场,见到这么多熟悉的面孔,顿感亲切而愉悦。与其说这是一次比赛,不如把它看作一场专属灯谜爱好者的“盛宴”。抱着这样的心情,放下一切包袱,轻松“赴宴”。
上午进行的是团体赛。作为“慢热型”选手,紧凑的比赛节奏使我在第一轮抢答环节有些无所适从,反应稍慢。而此时竞争对手苏州队势头迅猛,抢占先机,一连攻下多题,领先我队20分,造成了一定的压制。此后,随着5道必答题的全中将比分差距填满,我也逐渐找到比赛的感觉,在个人对位赛和第二轮抢答环节猜中10多题。得益于两位前辈队友的鼎力助攻和自身较好的答题状态,我队最后以10分的优势险胜苏州队,获得金奖。整个团体赛过程可谓酣畅淋漓,虽然比分始终与竞争对手你追我赶,但最终有惊无险,在大家默契的配合下取得了最高荣誉,这是属于团队每一位成员的高光时刻。
下午首先进行的是笔试,虽然感觉发挥很一般,甚至出现审题失误,但仍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个人总决赛的角逐。这于我而言着实是个意外的收获,所以我就尽可能享受最后的比赛。
进入个人赛的选手们个个实力不凡,而我却开局不利,一连错了两题。眼看其它老师的分数不断增加,还是感到不小的压力。严重落后的局势迫使我在接下来的抢答中更加沉着、审慎,一题一题攻下,慢慢把比分追回,在进入风险题之前提升到第二名的位置。风险题是一个“大洗牌”的环节,不仅是猜谜水准的比拼,更是押分决策的博弈。由于我尚缺乏大赛经验,对于风险题难度分布的规律未事先掌握,加之押分一直比较保守,致使在该环节的得分优势不明显。最终,我和杭州的郑天伦老师同为230分,并列第一,比赛进入了紧张刺激的“点球大战”。当十个人的竞争变成两人之间的“华山论剑”时,我明显感受到急速上升的心跳。还记得加赛题是“台湾回归,萦绕心头(打工艺品冠数量)”,当听到郑老师按下铃并报出正确答案“一个中国结”时,不禁心悦诚服,同时也为自己卡在“一个中国”这一常用表述上而感到有些遗憾,赛后甚至戏言自己“思想境界不够高”聊以自嘲。虽然与金奖擦肩而过,仍觉得心满意足。
回顾整场谜会可谓体验极佳。团体赛中两位前辈经验丰富,沉着冷静,对我调整心态、安心应战有很大的帮助,和他们的合作非常愉快。戴英獒老师风趣的主持风格和机智的调侃缓解了紧张的比赛气氛,使得整个比赛的节奏张弛有度,恰到好处。江更生老师对于赛题的知识性讲解使我再次意识到“功夫在谜外”,小小的灯谜所蕴含的学问不容小觑……本次灯谜邀请赛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上海职工灯谜协会老师们数月来的精心筹备和其他所有幕后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此次出征虽然取得了一金一银的较好成绩,但对于大赛经验尚不丰富的我而言,仍有很多经验教训需要总结。比如文化常识的积累、比赛节奏的把握、心态的及时调整和风险题押分的选择等方面。在今后的比赛中期待自己更出色的表现。
“南翔杯”已经落下帷幕了,灯谜带给我的快乐却远远超越比赛本身。作为陪伴了11年的爱好,灯谜使我结识了诸多“忘年交”,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使我放松身心,带来“偷闲”的乐趣。一种游戏能够幸存于数千年历史的长河并且历久弥新,在新时代里依旧朝气蓬勃,本身已经昭示了它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价值。在此我衷心希望与我同龄的年轻人能够了解灯谜,走进灯谜的世界,感受这种经典文字游戏的独特魅力,与我一同分享“猜谜之乐”。
|
阅读次数:347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