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 首页 | 谜坛 | 灯谜 | 谜话 | 文献 | 图照 |
“周三谜会”漫忆
发表日期:2007-11-28 11:05:28
江更生

我不敢说,上海“大世界”(即市青年宫)连续八年,每逢星期三举行的“周三谜会”,在全国的灯谜活动中堪称笫一,但就上海一地来讲,恐怕是迄今为至还找不出第二个例子的。
“周三谜会”,大约是起自1980年的秋天。在这以前,我和老友朱育珉兄应邀赴市青年宫,担任“灯谜知识学习班”的辅导老师。这个班是专为培训基层主管文教的团干部而开设的。一期一期下来,众多的“学员”成了灯谜爱好者。然而那时候,又苦于无有施展他们学到的猜谜本领的弯弓射虎(灯谜又名文虎、灯虎)之地。于是,主其事的王祖椿先生想出了个好点子,何不“就汤下面”,由不佞和朱兄联袂举办个灯谜晚会,让众“学员”一显身手?一试果灵,猜得大家不亦乎,连呼“解馋”过瘾。谁又料想,这下子一发便不可收,八易寒暑,一举就办了四百多场,有人戏称它为风靡海上的“马拉松”谜会。
当时的青年宫,设在西藏中路1号原大世界游乐场内,供青年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话剧组、曲艺组、写作组、美术组、书法篆刻组、舞蹈组、影评组,等等,活动日程排得满满的。底层的场子,每周只有星期三晚上有空,故而得名“周三谜会”。
“周三谜会”,甫一问世就得到爱谜者的厚爱,每逢星期三的傍晚,会场的前几排位子早就让灯谜“发烧友”抢占了,一到七时开猜,已是挤得满坑满谷的了,其盛况令主持人血脉喷张,激情顿发。到了九时结束,爱好者还不忍离去,不是吹的,那情景一点也不比而今的追星、追“超女”差。久而久之,上海周边地区(目今所言的“长三角”地区)的一班灯谜行家也闻讯赶来,有出差专等“周三”的,有乘早班火车来沪,买好晚车车票,猜完灯谜再赶回原地的,更有干脆找个招待所住下尽兴猜谜的。当时灯谜圈子里的人几乎都知道上海青年宫(大世界)有个“周三谜会”,上海滩有个“江朱档”灯谜人。如果说,“周三谜会”红遍了大上海,红遍了“长三角”,此话也不为过。
何以“周三谜会”会如此红火呢?现在细想起来,是得益于彼时沪上的“三才”:天时、地利、人和。
先说说“天时”。粉碎“四人帮”后不久,在1979年的国庆期间,江苏的南京举行了一次由上海、南京、苏州、南通、温州、厦门、漳州、沈阳、长春等市的工人文化宫和文化馆组队参加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谜家云集,盛况空前,标志着曾被“四人帮”诬为“四旧”的灯谜活动业已复苏。由于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加上当时各种时尚娱乐还没引进,传统的民俗娱乐、益智游艺灯谜,便成人们业余生活的良伴。逢年过节,文化宫(馆)举办起猜谜晚会,报纸、杂志也辟起专栏刊载灯谜和谜文,一时间,灯谜成了人们娱乐活动的“宠儿”。就在这灯谜重新红火之时,“周三谜会”登场了,所以它出现了场场爆满的盛况,一点也不奇怪。
再谈谈“地利”。上海青年宫的所在地,即是旧日的上海标志性建筑“大世界”游乐场,地处市中心的西藏路延安路口。上诲人有句老话:外地人到了上海,如果没有“白相”(沪方言,即游玩)过“大世界”,“赛过”(等于)没来大上海。就像今天,来上海旅游的外地人,总要去登临浦东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一样。“大世界”虽然改成了青年宫,其名声依旧如雷贯耳,游人如织。所以“周三谜会”不但吸引着本市的爱谜市民也就随着外地游客的来到、宣传,招来了周边地区的虎界先进和谜坛高手专程赶来打虎射谜,以尽一夕之欢。再有由于有固定的场子,且布置得体,“周三谜会”有专人设计的会标,让人印象深刻。无怪乎,有的出差或探亲的爱谜朋友要等过了周三才返程哩。真可套用两句成语来形容:近悦远来,猗欤盛哉。
最后讲讲“人和”。第一,我和育珉兄与宫方领导合作得非常融洽。当时青年宫主管灯谜的“文化休闲科”领导尽管换了又换,有王祖椿先生、陆剑鸣兄、杜国安兄、高荣山先生、徐冰女士,等等。然而,无一不是十分宽容、信任和尊重我俩,一任我们在台上自由而“放肆”地主持。而且对于奖品也都毫不吝惜,除了一般的实用物品,如文具、毛巾、肥皂、牙膏等为谜彩外,每场谜会还必设重奖(价值为几十元的实物)一二,以掀猜谜高潮,奖品之丰,在当时仅见。我们一直认为,一场谜会的成功,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灯谜有趣、难易适度、雅俗共赏;二是奖品丰富、实用多样、厚薄不一;三是主持技巧,启发诱导,妙语解颐。否则,便会出现冷场乏味,猜者“抽签”(评弹术语,意为听众中途离场)。第二,我和朱兄经常一起揣摩猜者心理,积累主持经验,不断充电,可以说每次临场均认真对付,须知台下高手众多,岂容马虎懈怠。我们的宗旨是把“周三谜会”办成普及灯谜知识的讲堂和传播文化知识的平台。于是打出“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获知识于课堂之外”的牌子,并风趣地自诩:“经常来‘周三谜会’,等于上业余夜校”。并规定每次谜会的用谜,皆为我俩新创作的,并且一定有那么几条具有知识含量、信息价值的典故谜或利用古汉语知识制成的谜作,随谜剖介,藉此吸引了众多的年轻人,甚至尚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接受“熏陶”呢。像如今活跃在谜坛的谜家刘茂业、戴英獒、汤为民、徐汉明、谢煜明、袁杰、郭海龙、管同钦、王龙顺、许评华、杨全兴、程国泰等全是“周三谜会”的常客。更有不少外地谜家的莅临,把本已红火的谜会煽鼓得越加炽热。因为他们的猜射,让那些初涉谜场的年轻爱好者感性地认识了猜谜的过程和各地的谜家风采。例如常驻春申办事的“谜坛东方朔”汪永生先生就是爱谜青年的追捧对象和场外指导。试想有此“三才”,偌个谜会不红?
也全仗谜会用谜的众多(每次约需五十条左右),逼着我俩每周制谜不已。但见台下的青年爱好者猜谜水平与日俱增,外地的高手手段不凡,让我们感到压力重重。袭一句习常用语:“压力也会变成了动力”,压得我们只能采取“避熟就生”手法,从“知识点”出发,创作了大量具有“江朱”特色的“文化灯谜”(自封的),还尝试用视觉形象为谜面,悬出画谜、书法谜、哑谜等新颖谜种,以此来吸引受众的眼球。
八年来,四百多场的“周三谜会”,催生了我俩合作撰写和主编的五本灯谜专著:《灯谜万花筒》、《灯谜大世界》、《谜语大全》(以上均为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少儿谜语新絮》(新蕾出版社出版)和《中国灯谜辞典》(齐鲁书社出版),那里汇集了我俩这段时间里的谜作和谜文,记载了我们共同探索谜史、谜艺的心血。
说真的,至今我们仍十分感谢和留恋这个与我们共度了八个春秋的“周三谜会”。
阅读次数:4375
陈政谜作评析一则
“春”字入谜话别解
“朝”字入谜话别解
杨基平先生评析刘茂业谜作
“程”字入谜话别解
“息”字入谜话别解
南翔记忆
“才”字入谜话别解
南翔赛外
第五届南翔杯自荐佳谜评析之七
第五届南翔杯自荐佳谜评析之六
第五届南翔杯自荐佳谜评析之五
南翔观灯记
含英抱幽馥,佳会良在兹
第五届南翔杯自荐佳谜评析之四
第五届南翔杯自荐佳谜评析之三
第五届南翔杯自荐佳谜评析之二
第五届南翔杯自荐佳谜评析之一
“非遗点亮生活”第五届“南翔杯”全国灯谜邀请赛开幕式选手代表发言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海上谜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2 SH-DENGM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7037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