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泾与灯谜小议 |
发表日期:2009-02-20 08:56:08 |
【“枫泾与灯谜”高峰论坛获奖论文选】
厦门·缪建金
枫泾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巷”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然而长期以来,枫泾这个地名在中国的灯谜圈内却并不为人所熟知。2008年春节期间,一场轰轰烈烈的灯谜赛事让全国灯谜界认识了枫泾这个地方。一时间,在中华谜坛上人尽皆知枫泾这个江南水乡,因为这里举办了首届上海灯谜艺术节,并聚集了全国各路高手在此进行五千元高额奖金“谜状元”的争夺。这次赛事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被评为2008年度中华谜坛十件大事之一。2009年,枫泾再次举办第二届上海灯谜艺术节,并在赛事形式上进行创新,又一次将全国灯谜界的目光聚焦到这里来。
一个在此前默默无闻的小镇,何以能够异军突起,连续举办如此高规格的灯谜赛事,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呢?究其原因,这是有多方面因素的,并非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随随便便就做到的。
一、枫泾灯谜崛起的条件
1、枫泾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枫泾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元末明初时与浙江的南浔、王江泾、江苏的盛泽合称为江南四大名镇。2005年9月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是上海第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枫泾文化发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已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枫泾已有5万多幅作品远销国外,30多人次在国内外画展中获奖,被誉为“世界艺术珍品”。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的金山农民创作出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枫泾有着众多的历代名人,自唐代以来有历史记载的名人达639人,其中:状元3人、进士53人、举人125人、文化名人235人,已故的原全国人大委员会长朱学范,当代漫画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都是枫泾人。枫泾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她孕育、发展并传承着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地域文化和饮食文化。
枫泾在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领域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尤其是农民画方面更是闻名遐迩。而灯谜艺术正是属于民间文化艺术范畴,民间文化艺术的繁荣促进了灯谜艺术的传播,为灯谜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让二者有了共融的基础。第二届上海灯谜艺术节上,枫泾的农民画配上全国各地谜家的画谜使二者相得益彰,就凸显了枫泾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2、上海历史上的传统灯谜活动享誉海内外
据文字记载,上海的灯谜活动大概在清朝咸丰年间就相当流行了,到了同治、光绪年间已大大盛行。那时,不但元宵节和中元节要张灯悬谜,即使平时也有谜会,城里城外悬谜征射的竟达几十处之多。上海历史上灯谜活动最鼎盛的标志就是清末民初的萍社,与当时的北平射虎社齐名,蜚声大江南北。萍社创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社名取谜人“行踪萍合”之意,由孙玉声、王均卿等人发起,社员先后参加人数近百人,多为新闻界、教育界和文艺界名士。社员除了举行“雅集”(内部会猜)外,还每月公开向游客举行一次谜会。由于这些谜家来自不同领域,所撰谜作风格各异,因此当年萍社的谜会犹如谜作博览会,让人目不暇接。可惜,后来因中坚分子先后谢世,一些人离沪,终告解散。虽然,此后上海又相继出现了大中谜社等一些灯谜组织,但终因声势不及萍社而日益衰微。解放后,上海的灯谜活动在全国也是很有影响力的,《新民晚报》副刊上开辟的《今宵灯谜》栏目在同类报刊中为佼佼者,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春申谜会”和九十年代上海“东方谜王赛”在全国也曾轰动一时。
虽然枫泾镇位于上海的郊区金山,其历史上灯谜的活动远不及市区的繁华,但是作为传统历史文化名镇,其民间的猜灯谜传统还是保留得比较完好。受到大上海灯谜文化的熏陶,枫泾自然很容易在灯谜上再造辉煌了。
3、枫泾灯谜的崛起具备谜人与谜作基础
一个地方灯谜文化活动的繁荣和崛起,离不开会创作的谜人,开展灯谜活动不能老是使用别人的作品,总要有自己的东西,否则就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枫泾虽然之前没有比较出色的谜人,但在这里举行的上海灯谜艺术节主办方之一就是上海谜协,这是一个灯谜人才辈出的地方,老一辈谜人中有现任顾问的江更生等,中年谜人有现任会长袁杰等,年轻一辈的代表人物有网名微风的徐卫锋等。在首届上海灯谜艺术节上,上海谜协将创作基地设立在枫泾,为其增添了不少力量。上海灯谜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海派”风格,既有别于以成句扣合为主的南宗谜,也几乎不使用增损离合法来成谜,而主要以自撰面来创作会意体灯谜。这种风格的谜作有其鲜明的特色,和成句谜相比较不容易撞车,又比离合谜更容易为谜外人士所接受,有利于灯谜的普及与发展。
当然,光有会创作的谜人还是不够的,必须在社交方面人脉要广,否则只能闭门造车了。而现任上海谜协会长袁杰在社会关系上比较活络,利用其在旅游方面的优势,让金山区旅游局成为上海灯谜艺术节的主办方,让枫泾古镇旅游发展公司成为上海灯谜艺术节的承办方,最终促成了枫泾灯谜的兴盛。
4、发达的经济基础和领导者的重视
通常灯谜活动的主办者都要向参与猜谜者提供猜中谜底的奖品,如果没有经济来源,这些奖品将无法提供,也就不能举办猜谜活动了。常言道“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我们的灯谜艺术是文化的一种形式,要开展灯谜活动也就需要经济来搭台了。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其经济发达程度是其它地区难以企及的,枫泾作为其中的一个名镇,经济上相对于内地来说更胜一筹,容易完成经济搭台这桩事情,为灯谜的崛起创造经济基础。
一般来说,一个地方灯谜文化活动的繁荣需要得到政府领导者的重视和支持,福建的漳州和石狮、晋江等地的灯谜活动之所以能够开展得红红火火就是有这方面的原因。枫泾镇的人民政府成为上海灯谜艺术节的主办方之一,第二届上海灯谜艺术节期间成立上海灯谜艺术资料馆的筹备处,这些都充分证明了领导者对于灯谜活动的重视,为枫泾灯谜的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总之,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最终促成了枫泾灯谜在全国的崛起,为其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枫泾灯谜活动也因而得以一炮走红,享誉海内外。
二、枫泾灯谜崛起带给中华谜坛的启示
枫泾灯谜可谓是异军突起,成为中华谜坛上的一朵奇葩,是否可以借鉴枫泾灯谜崛起的经验让全国各地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给我们中华谜坛带来启示。
1、经济基础的发达虽然是个客观因素,并不是谜人所能左右的,但政府领导者的重视这个条件却是我们谜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逐渐改善的。如果我们当地的谜人都能够将灯谜搞好,经常让领导者见到当地的灯谜活动成绩,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让他们最终支持灯谜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2、地方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灯谜活动的历史虽然也是不可改变的因素,不过我们谜人可以通过眼下的努力改变今后灯谜活动的开展状况。比如举办灯谜学习班和进修班,向广大的民众介绍灯谜的方法,普及灯谜的群众基础可以为灯谜文化的最终提高作准备。
3、地域灯谜的兴盛必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样才能与众不同,产生个性化的灯谜文化。枫泾灯谜活动的赛题都使用典型的“海派”特色谜作,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另外,谜状元、谜榜眼和谜探花三人的花船游行也是上海灯谜艺术节的独特风格,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成为枫泾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4、开展灯谜活动需要创新意识,有标新立异的思维。首届上海灯谜艺术节的“谜林大会”比赛形式就有创新意识,为竞技灯谜带来更大的悬念,并非最强者就一定能成为前三甲;还灯谜以娱乐本质,并将其发挥到淋漓尽致,让参与者感受到无比的快乐灯谜。第二届上海灯谜艺术节的比赛形式再次进行了创新,将参赛者分成了男子组和女子组。上海灯谜艺术节已经成为古镇枫泾旅游的一个金牌项目,并且将一直举办下去。相信今后的谜林大会,创新思维和意识将继续保持,形式将会不断更新。
当然,枫泾灯谜的崛起带给中华谜坛的启示远不止这些,本文只是进行一次小探讨,具体课题留待方家进行更深层的研究。相信只要全国各地都来借鉴枫泾灯谜经验,灯谜文化活动将在华夏大地蓬勃开展,中华谜坛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
阅读次数:427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