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 首页 | 谜坛 | 灯谜 | 谜话 | 文献 | 图照 |
“社”论
发表日期:2011-05-16 09:16:44
——“社”在旧时扬州人口语中的特殊含义

 (扬州) 陈楠

明朝末年和清朝嘉庆年间,先后有两部扬州文人所作的灯谜专著刊行问世,这就是对后世谜学影响巨大的《广社》和《竹西春社钞》。

灯谜,又叫做“文义谜”,它是利用汉字“音、形、意” 的变化,使谜面和谜底相扣合,从而产生趣味的一种文字游戏。我国流传至今最早的一条文义谜是《世说新语》所载的“曹娥碑阴”谜,谜面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猜“绝妙好辞”,这条谜相传出至东汉蔡邕之手。

灯谜,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廋辞”、“隐语”发展而来的,汉朝以后,出现了“射覆”、“离合”、等隐语形式;到了宋朝,文义谜的形式增加了诗谜、独脚虎等,活动遍及民间。这一时期,谜与灯开始结缘,谜面被写成纸条,贴在灯上,“灯谜”这个名称也由此而始。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
灯谜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隐语形式也就成为它各式各样的别称。如廋辞、隐语、射覆、离合、诗谜、禅、独脚虎、春灯谜、商灯、文虎等。

明朝以来,有大量的灯谜专著问世,这些著作大多使用灯谜和它的各种别称来命名。如:明朝文学家李开先自编谜书,取名《诗禅》,万历年间的冯梦龙所编的谜书叫《黄山谜》,还有黄周星的《廋词四十笺》,贺从善的《千文虎》和清朝费源的《玉荷隐语》等等。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扬州人所作的两本谜著,都没有使用上面所提到的灯谜和其它别称来命名,而是叫做“社”。社和谜有什么关系?下面重点讨论这个问题。

社,据《新编说文解字》解释:“会意,从示土。社土同字。”

“社”字的本义是主宰土地的神。《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据此,又引申出以下几种释义:
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史记·陈丞相世家》:“里中社,平为宰,分肉甚均。”
祭祀土地神的典礼。《尚书·周书·召诰》:“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左传·昭公十七年》:“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
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如:“春社”、“秋社”、“社日”。 
其它书中对“社”的释义,还有以下几种: 
古代一种居民组织。二十五家为一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自莒疆以西,请致千社。”
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如:“报社”、“学社”、“合作社”。
姓。如元代有人名社佑。
以上的释义,没有一条能够和谜扯上关系。

《广社》一书,成书于明朝崇祯十六年,编者张云龙,此书中所罗列的“社坛伟隽”,共有33人,籍贯基本都是扬州一带。张氏编辑此书的原由,《广社自序》中已经言明。张云龙的好友陶邦彦拿出一些自制的谜给他看,他一条也看不明白。后来,有一天,张云龙在一家书肆发现两本谜谱,他读了以后,掌握了猜谜的要窍,把陶邦彦的谜逐条猜出,作手编定了《广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百九十九卷记道:“《广社》,无卷数,内府藏本,明张云龙撰。云龙字尔阳,华亭人。是书成於崇祯末年,乃因陶邦彦所作灯谜而广之。”著名学者王重民在《中国善本书提要·子部·杂家类》介绍《广社》时提出不同的见解,他说:“《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是书因陶邦彦所作灯谜而广之’。按云龙自序未言,《凡例》亦未言,《凡例》‘旧谱原分门类,前讹后舛。’不言旧谱为陶邦彦所撰也。此本有《社坛伟隽》题名,第一名即‘陶邦彦,字司直’,同社人不至丑诋若是。约之广社以前,已有此谱,此本则广社中人所合订者,特由云龙记之耳。” 王氏认为,《广社》一书,不是陶邦彦一人所作,而是大家共同创作,这不属于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但是按王氏所认为,广社的“社”,只是作为“群体”解,似乎也不全面。
细读该书,原题“华亭张云龙尔阳父广”,这里的“广”字,应为“增广”之意。我们试想一想,张云龙要“广”的,是社团成员吗?显然不是,要增广的当然是陶邦彦所提供灯谜的内容。如此看来,“社”除了表示群体之外,在某些场合还含有“谜”的意思。这一点,可以从张云龙《广社自序》中得到佐证。“一日从市中肆,目见有货抄本旧谱二帙,为社家之备览。”这里的“社家”,不一定是指谜社的成员,也可以指灯谜爱好者。
按照上面的分析,再来看《竹西春社钞》,此书刊行于清嘉庆二十四年,由邗江人爱素生选辑,共七卷。如果不考虑“社”含有灯谜之意,仅从书名去理解,只能看出“竹西”是指扬州,而这个“社”是指社团,至于它是诗社、棋社、琴社,还是其它什么团体?不得而知。
《竹西春社钞》的子目录,都是以“××社钞”为题,试举“疏影山房社钞”为例,题目后面署名是“疏影山房同人著”,可以看出“疏影山房”是集社的团体名称,这个团体不叫“疏影山房社”,说明这里的“社”另有含义;本书是灯谜专集,此“社”必定是指灯谜无疑。
把“社”解释为灯谜,联系“春”字,就可以看出,“春社”就是春灯谜,《竹西春社钞》是一本谜书,就一目了然了。

仅仅是推测,还远远不够,必须找到足够的依据。
社与谜的联系,最早见于南宋灌园耐得翁《都城记胜·瓦舍众伎》:“商谜旧用鼓板吹‘贺胜朝’,聚人猜诗谜、字谜、戾谜、社谜,本是隐语。”这里的“社谜”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知道它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了,但可以看出它是一种隐语。
元朝王实甫《西厢记·张君瑞害相思杂剧》的第二折中有这么一句:“俺是个猜诗谜的社家”,这个“社家”不存在集社之意,而是指猜谜的行家,用现在的称谓,应该叫做“谜语专家”。
出生早于张云龙的郎瑛,在嘉靖四十二年,七十七岁时也看过《谜社便览》。我们不知道他和张云龙看的是不是同一种书,他的《七修类稿》中抄录了《续编谜社便览序》,从中也可以看出社和谜的关系:“其曰谜社,何也?‘如里社之社,众之会;莲社之社,禅之机也。’谜有社而欲求其穷所难穷,知所难知,可乎?曰:‘可。’曰:何由而可也?曰:‘其详载于便览,知事者观之,劳心苦思,自有以充其才;引伸触类,自有以迟其义也。’”
清朝康熙年间的刘廷玑,在他所著的《在园杂志》中介绍京师和淮扬的灯谜活动时写道:“悬一纸糊长棚,上贴各种,每格必具,名曰‘灯社’。”
看来,最起码在扬州一带,灯谜是称做“社”的。

社,作为灯谜的别名,由于运用不广泛,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清朝以后,已经被各地的谜家所淡忘了,然而,扬州人却把他保留了下来。
邗上蒙人的小说《风月梦》第十回写道:“大哥这地方是甚所在?贴这几个字做甚么?”贾铭道;“贤弟,你有所不知,此是钱店所,敝地有些斯文朋友在里面出社,俗言打灯谜。”接下来一段:
陆书听见有人喊“听商”,他遂也喊道:“听商。”厅上有人答应,陆书高声道:“‘黄金方可救燃眉’,可是‘寅不祭祀’?”那厅上社主人答道:“正是。”遂将这一条竹夹下了,将这社条递在陆书手里,又照那红小戳“笔”宇,递了一技笔与陆书收了,随即又换了一条新社,仍用竹夹夹好。陆书正在观看,这听得贾铭喊道:“莫贪色欲少冤牵’可是‘无营无业?”那社主人答道:“是。”将社条下了,一同卷笺纸递与贾铭手里,又另换一条新社挂上。
这里“社条”和“换了一条新社”的“社”,于社团毫不相干,明显是指“谜条”和“换了一条新谜”。
《风月梦》中共载“朝阳格”有灯谜32条,其中有一条谜面为“髫年隐语客书完”猜杜甫诗一句,书中没有揭晓谜底,我试猜为“同舍有辉光”,谐音是“童社友挥光”。按照朝阳格分段扣合的规则:
髫年:童;
隐语:社;
客:友;
书(书写):挥(挥洒);
完:光。
这样扣合完全符合。如果“隐语”不是扣合“社”,则在杜甫诗中再也找不到于谜面相匹配的句子了。
扬州人为什么能把“社”这个词保存下来,其主要原因是继承传统。清朝以来,扬州灯谜承袭了广社的创作风格、分类方法和名词术语。“社”这个别名也理所当然地被继承下来。扬州谜人们还把《广社》作为必备的工具书,时时指导作谜和猜谜。从两首当时人所吟咏的竹枝词中可以见到扬州灯谜活动的一斑:

扬州好,灯虎巧三翻。字字单圈无缝锁,团团一个滑头禅。广社有真传。
清·费轩《梦香词·望江南百调》
 
扬州忆,奇巧出名都。灯虎皮瓤翻《广社》,泥人嘴脸捏姑苏。心共手工夫。
清·王锦云《望江南词·扬州忆》

扬州人能把“社”传承下来,另一个原因是,“社”由“射”转化而来,沿用成习。灯谜的别称很多,各地的叫法不同,与灯谜有关系的动词也有几种,如:猜、打、射、商(商略)等。古人经常有把动词转化成名词使用的习惯。例如福建的昭安,那里的人把灯谜叫做“灯猜”。扬州人把灯谜叫做“射”,猜谜叫做“商射”(所以《风月梦》中叫做“听商。”);由于“社”与“射”读音相同,所以两个字可以互用。
请看王少堂的扬州评话《水浒·宋江》第二回第四段《打灯谜宋江被捉》:“原来底下有人打灯谜。这一刻什么事拍巴掌嘈号呢?就为有人打射的事。原来上首布挡子面前,挂了一条射,这一条射呢,也特奇得很,挂到这块两天,没有人打。……‘我是来上射的。’‘这是上的什么射啊?’‘你那个纸标上写着哩,请上俗语一句。’”(王少堂口述 扬州评话研究组 孙龙父 陈达祚整理 《扬州评话水浒 宋江(上、中、下)》 , 1985年6月第1版 , 第97页)
《打灯谜宋江被捉》这一段评话中,用“射”字将近一百处,可见“射”字作为灯谜的一种别称,在扬州听众心目中是绝对不陌生的。
须要说明一下,王少堂的扬州评话录音中“上射”的“上”,读第一声shāng而不是读第四声shàng,所以“上”应该记录成“商”更准确一些,“商射”或是“商社”才是规范的灯谜术语。
“社”与“射”可以通用,但扬州人更喜欢用“社”,因为它除了表示“谜”这个概念以外,又可以解释为集社的社。灯谜本身就是利用汉字一字多意的特点来达到谐趣的效果的,“社”字含有双关的意思,运用起来更为生动。民国著名谜家孔剑秋的《心向往斋谜话》,是一本谜学专著,此书中使用的“社”字不胜枚举,其中大半是指灯谜。比如当时人把难猜的谜叫做“黑社”,自谦灯谜做得浅近,叫做“豆腐社”,举办谜会叫做“放社”。
前面说过,“社”这个词,不仅谜家常用,一般人也不陌生。《心向往斋谜话》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孔剑秋做了一条谜,被某教员猜中,旁边有一位不懂灯谜的老先生不得要领,连称“坏谜,坏谜!”。“有老先生茫然不解其意,大呼坏社坏社!忿忿而去矣。”
社,作为灯谜的代名词,还被谜人写入他们的作品。孔剑秋的谜友林定庵去世,他撰联挽道:“与我结比邻,方期挥塵清谈,秋水马蹄商旧学;哭君应罢社,讵料骑鲸遂去,春灯燕子黯新年。”
除了前文提到的“髫年隐语客书完”以外,扬州谜家经常在灯谜中以谜语来扣合“社”字,最后请欣赏几条运用“社”这个词制作的灯谜,看看它的特殊效果:

今朝出社是何人(韵目一)十三阮(作者:阮拾珊)
注:这是一条即景谜,作者是阮元的后代,恰巧排行十三;他主持谜会时,问“今天出谜的是谁?” 回答当然是“排行第十三的阮先生”。

诸公到此何为?(新名词一)社会(作者:孔剑秋)
注:谜会主持人问大家,“到这里干什么来了?”回答是“以谜会友”。

社友(俗语一)不打不相识(作者:孙笃山)
注:既然是谜友,不来打灯谜就不会相识。

清晨皆嫩社(俗语一)早上皮包水(作者:高芸生)
注:嫩社,灯谜制作的手法稚嫩。灯谜的谜面俗称虎皮。别解为“早晨的这些谜面都是富含水分的”。

 2006年7月27日初稿
 2011年5月13日修改于偶尔读书斋
阅读次数:4682
陈政谜作评析一则
“春”字入谜话别解
“朝”字入谜话别解
杨基平先生评析刘茂业谜作
“程”字入谜话别解
“息”字入谜话别解
南翔记忆
“才”字入谜话别解
南翔赛外
第五届南翔杯自荐佳谜评析之七
第五届南翔杯自荐佳谜评析之六
第五届南翔杯自荐佳谜评析之五
南翔观灯记
含英抱幽馥,佳会良在兹
第五届南翔杯自荐佳谜评析之四
第五届南翔杯自荐佳谜评析之三
第五届南翔杯自荐佳谜评析之二
第五届南翔杯自荐佳谜评析之一
“非遗点亮生活”第五届“南翔杯”全国灯谜邀请赛开幕式选手代表发言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海上谜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12 SH-DENGM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7037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