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观察(转):新年俗| 15条牛年灯谜带你一起感受海派年味儿!你猜对了吗? |
发表日期:2021-02-15 09:14:22 |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留沪过年的市民多了许多,为了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浓浓的海派年味儿,近日,上海职工灯谜协会为劳动报读者呈上了一份特别的“文化大餐”,邀请大家一起向15条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牛年谜语发起挑战。一起猜猜看吧!
1、携手共迎牛年到(打一字)
2、元旦过后新春至(打郑板桥五言诗句)
3、奉献一生(打一生肖)
4、重拨上海电话区号(打公元纪年)
5、 辛丑大吉(打一字)
6、 盼望告别鼠年(打一物理名词)
7、 控制一年经费(打一新春年俗)
8、 牛年招财(打一字)
9、 今岁除夕再相会(打一字)
10、2020, 记忆犹新(打一成语)
11、气冲斗牛(打一沪剧名)
12、没见牛头,以为是马(打一字)
13、牛人在一起(打一字)
14、牛年伊始先开会(打一字)
15、赠与《祥林嫂》小说原著(打一新春年俗)
上海职工灯谜协会会长刘茂业告诉记者,上海的猜谜活动由来已久,据明代都穆所撰写的嘉定方志《练川图记?风俗》记载,早在明朝,猜谜已在上海流行。后来,随着“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逐渐形成,作为都市民俗之一的上海灯谜也随之打上了海派文化的烙印。
1978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青年宫以及各区文化馆,云集海上谜人举办谜会、开设灯谜讲座,一大批灯谜爱好者、业余谜家蓬勃而出。刘茂业直言,那是他记忆中上海灯谜最辉煌的时期。
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申城市民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海派灯谜虽然出现了短暂的萧条。但可喜的是,近年来,这股带着强大情感凝聚力的传统文化风潮再次漫延到了城市中心,灯谜在上海也迎来了难得的回温。
今年春节期间,为防控疫情、减少聚集,许多线下活动纷纷取消。但刘茂业表示,猜灯谜的传统不能丢,线下活动取消,就改为线上举办。据了解,在春节、元宵期间(2月初-3月初),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就将推出一场“魔都过年我最牛”的灯谜竞猜活动。届时,结合传统节日民俗,市工人文化宫将提供多条灯谜内容,在市民修身云的线上平台发布,邀请市民一起闯关。
而在元宵节当天,南翔镇也将推出系列灯谜活动。刘茂业告诉记者,南翔是全市灯谜活动最丰富、群众基础最深厚、灯谜文化成果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南翔灯谜”也已成功申报为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尤其是留云中学,更是全市唯一开展灯谜课程教学的公办中学。
自2018年留云中学正式揭牌为灯谜传承基地以来,学校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灯谜爱好者。今年元宵佳节,南翔镇在谨遵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将在留云中学举办灯谜擂台赛,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希望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申城更好地传承下去,也为更多申城市民的春节增添一丝海派年味儿。
答案及注释:
1、扭【注:牛年,“丑”年;再携个“手(扌)”】
2、一节复一节【注:两个节日】
3、牛【注:“牛”加“一”为“生”】
4、2021【注:上海的电话区号是021,“重拨”,两个】
5、犁【注:牛年吉利】
6、等离子【注:“离子”,离开鼠(子)年】
7、压岁钱【注:“压”,压缩,控制;“岁”,年】
8、钮
9、岑【注:“今岁”两字除去“夕”】
10、念念不忘【注:“念”同“廿”,20】
11、星星之火【注:气,生气、发火;斗牛,两个星】
12、午【注:“午”像“牛”字无头,生肖“马”对应“午”】
13、件
14、形【注:“牛、年、伊”的开始都是“丿”,先头加“开”】
15、送祝福【注:戏剧《祥林嫂》改变自鲁迅的小说《祝福》】
(以上灯谜为上海市职工灯谜协会供稿)
来源:
https://www.51ldb.com//shsldb/wt/content/01779a03ff0fc0011bfb5726d09c04be.htm
|
阅读次数:723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