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报制谜添乐趣 | 
               
              
                | 发表日期:2022-02-06 15:36:54 | 
               
              
                                                                 周修荣 
	 
    笔者习惯,每天在网上浏览上海的《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报刊。浏览报刊,有时会触动笔者喜好灯谜的灵感。 
	 
    例如:《新民晚报》2022.1.13有篇《匠心铸同心》报道:近日,由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制作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获奖奖牌“同心”,通过北京冬奥组委的验收,这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标志性视觉载体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如今完成验收,意味着作为北京筹办备赛工作的关键一环取得成功。并介绍了:“同心”奖牌的形象源自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共设五环。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人民聚集在一起,共享冬奥荣光。奖牌造型质朴简洁,体现北京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并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相呼应,展现“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 
	 
    一看标题,笔者就感觉可以做条字谜。于是仔细分析字素,推敲组合: 
	 
    匠心铸同心  一起向前走   (打字一)		听(匠心+同心-一== 听。) 
	 
    此谜抱合、减损得当,可以凑合成谜,笔者洋溢着制谜带来的乐趣。 
	 
    又如:《文汇报》2022.1.17,一篇报道嘉定:非遗竹刻入画来,国漫《咏梅》演绎“美哉,中国风”的文章,笔者读后深有感触。该文介绍:国家级非遗嘉定竹刻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嘉定竹人以刀为工具,以竹子为载体,将书、画、诗、文、印诸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子以新的生命。动画《咏梅》便以虚实结合的浪漫主义手法,讲述了嘉定名人周颢以竹为画布,寻找世间至美刻于竹上的故事…… 
	 
    笔者看此篇文章,映入眼帘是“竹刻入画”四个字。若将“竹”刻入“画”中,可析出字素“竹、田、一、ㄩ”,将“一”变成“ㄧ”,和“竹、田、ㄩ”重新组合,可组成“山、笛”两字。但“山笛”有此乐器吗?就百度搜索,还真有此条目:“山笛,瑞士的传统乐器。”笔者甚是兴奋,一条谜制成了。 
	 
    竹刻入画  演绎创新       (打外国乐器名)      山笛 
	 
    浏览报刊,获得信息和知识,又带来副产品“制作灯谜”。增添制作灯谜的乐趣,让笔者的生活更加充实,笔者乐此不疲。 
                                            
                                                     2022.2.4 
 | 
               
              
                | 阅读次数:21272 | 
               
             
           | 
           | 
          
            
           |